(熱門)民俗作文
在平凡的學習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寫過作文吧,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。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?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作文7篇,歡迎閱讀與收藏。
民俗作文 篇1
瑤族人民饒有風趣的民俗有“掛袋子”。客人到了瑤族的人的人家中,只要把隨身帶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掛,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來用餐,都不用事先說明,主人自然會把客人留下了就餐,如果不懂這個規(guī)矩,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邊,主人就認為你還要去別的'地方,吃飯往往落空。
在達山瑤中,去別人家吃飯,主人家會敬客人三杯酒名曰:“一碗疏,二碗親,三碗見真心”。
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時,主人家就會把金黃厚實的臘肉為上品,吃飯時主人會把大塊大塊的臘肉往客人的碗里夾。
瑤族普遍禁食狗肉,貓肉,蛙肉,凡是生產(chǎn)過的婦女頭幾天是不能吃豬油的。
到瑤族人家做客,吃飯時桌位也很講究,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頭幾位,一些瑤族人還會把雞冠給客人,老人給客人敬酒,其實是一種尊貴。
瑤族人的民風民俗還有很多,大家可以走一走,看一看,瑤族人天性好客會熱情接待你的。
民俗作文 篇2
在這個周六,我們班舉行了一次郊外活動,全班有40多個同學在家長的帶領下家長參加了這次快樂的活動,活動地點是水唇鎮(zhèn)石船村的“嶺南客家民俗館”。在去的路上,我懷著期待的心情,把頭扭向窗外,看到挺拔的樹木正迎著寒風樹立在路旁,好像在迎接我們,再看看那爭奇斗艷的小花小草,它們仿佛正朝著我們問好。在這一路上我的心情可真是愈來愈激動!
還未到達目的地,我就遠遠地望到了“嶺南客家民俗館”這七個金光閃閃的大字。等到達目的地后,便集合一起參加活動的人,在這美麗的自然背景前拍集體照,過后就是激動人心的游戲時刻。
第一個游戲是拔河。導游先給我們分了隊,單數(shù)的一隊,雙數(shù)的另一隊。我被分到了單數(shù)隊,比賽開始,我們?nèi)σ愿埃蠹沂钩隽顺阅痰膭牛詈髤s輸了。第二輪開始,我們拼盡全力,可還是不敵對面那猛虎下山之勢,還是以失敗告終。
接下來我們就去看同學的表演。
第一個同學表演的節(jié)目是演唱歌曲,演唱得很動聽,把許多人陶醉在音樂中。
第二個同學表演的是復原魔方,只見他把魔方拿在手中,左一扭,右一扭,三兩下就把魔方復原了。
第三個同學表演的是演奏古箏,她表演的節(jié)目是最受人喜愛,最受人歡迎的,她使在場的所有人都沉迷進那美妙的琴聲中。
第四個同學表演的是講笑話,他的笑話讓人笑得前俯后仰。最后那位同學同樣是表演復原魔方,但不同的是,他的速度很快,拿在手中幾下子就復原了一個魔方,他復原一個后就又飛快的拿起另一個復原,很快就把五個魔方復原。大家都給他報以了熱烈的掌聲。
接下來,導游就帶我們?nèi)⒂^客家民俗物品。兵械、農(nóng)耕器材等民俗物品約有3000多件。有一種盤子,古人都把菜放在上面不會弄臟。還有一種燈罩,古人把蠟燭放在里面,就算有一陣大風吹來,里面的火還是完好無損的向四周照出光明……。
午飯時間到,玩了一上午的我們也該吃飯了。叔叔們?yōu)榇蠹易隽嗣牢犊煽诘腵咸菜豬肉湯。大家可能也是真的玩累了吧!拿起裝好飯的碗,澆上湯,所有人便都狼吞虎咽的吃起來,沒有一個人注意自己的吃相是怎樣的。當我們吃完了這頓美味的午餐后,也便到了活動結束的時刻。
我戀戀不舍地跟好伙伴們道了別,然后又在這美麗的地方留下了美麗的單人照,然后便各自回家。在車上,我一直在想“這次的活動可真快樂啊,什么時候會有下一次呢?”
在這次的活動中,我們收獲了快樂,收獲了友情,收獲了知識,開拓了我們所有人的知識面,更加寶貴的是在這次活動中,我們與父母培養(yǎng)了感情,培養(yǎng)了默契,同時也使我們跟父母的那份情更加的深!(歡迎投稿)
民俗作文 篇3
元宵節(jié)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(jié)。“正月十五鬧元宵,紅紅火火過大年。”一年一度的元宵節(jié)來臨啦,家家戶戶都在用笑臉迎接元宵節(jié)的到來。
元宵節(jié)家家戶戶都趕著做“元宵”我認為元宵其實是和湯圓一樣的。都是那么園,那么白,好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。我覺得包元宵好好玩,在元宵里放入各種餡兒:芝麻,豆沙,桂圓,果仁等等,然后再包好。我想“元宵”這個“元”和團圓這個“園”是諧音,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非常圓才行,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鍋里煮。這樣元宵就做好了,家家戶戶就圍在一起吃元宵了。就像這句話“鬧元宵,煮元宵,骨肉團聚,滿心喜。”
元宵節(jié)還可以觀花燈。大街上處處張燈結彩,整條大街好像是辦喜事,熱鬧而美麗。在這一天還可以猜燈謎,在燈籠下貼上一張張燈謎紙,既可以動腦筋,又可以觀燈,還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,真是一舉多得啊!
元宵節(jié)也是一個浪漫的節(jié)日,聽媽媽講元宵節(jié)還是中國的“情人節(jié)”。這一天,情侶們手拉著手一起去觀燈、看表演。笑聲洋溢著整條街,幸福灑滿每個人的心。
元宵節(jié)那一天最熱鬧的無過于放禮花了。街上人許多,每個人都站在了最佳觀賞煙花的位置。放煙花的'人來了,他點燃了煙花,“呯呯”開始放了。看,一只好像老鼠一樣的煙花沖上天了,一炸五顏六色的花點兒就在天上飛舞,過了一會兒又不見了。緊接著,又飛上了一朵花好像流星雨一樣從天而降,就好像天女散花……人越來越多了,笑聲越來越響了,一朵朵“花”也越來越好看了……大伙兒沉浸在歡聲笑語的元宵夜之中。
元宵節(jié)家家戶戶聚在一起,累了,困了,一會兒就進入了美妙的夢鄉(xiāng),我想,人們也一定會笑得非常開心的。
民俗作文 篇4
這個國慶節(jié),雖然沒有去外地旅游,但是我閱讀了本書《中華五千年民俗》。書中詳細記載了中華五千年來封建社會中的各行各業(yè)的各種習慣,如節(jié)日節(jié)氣、婚喪禮儀、服飾打扮的由來,讓我受益匪淺。
何謂民俗?民俗即民間的風俗,指國家民族中民眾所創(chuàng)造、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。它可能有迷信成分,也許沒有科學根據(jù);但是一直流傳至今,這樣它必然有一定的.意義和價值,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,流傳了幾千年,那就形成了一種文化、風俗。那它就值得人們?nèi)チ私狻W習,并尊敬它。
通過閱讀,使我對祖國民俗有了進一步的了解;對于以前一些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”的民俗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讓我更加熱愛祖國的的文化,也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。
我越讀越愛不釋手,竟然一下全部讀完。雖然很多民俗我不能記住,但是我覺得好像和很多人進行了對話和去了很多地方去旅游。我和爸媽溝通,以后有時間一定去這些地方看看(比如20xx年去了桂林,感受了那里少數(shù)民族——壯族的民俗;20xx年去連州也感受到了瑤族的民俗),更加深入了解這些文化,做到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
民俗作文 篇5
春節(jié),人們俗稱“過年”。那么,人們過年一般干什么呢?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民俗了。
在大城市里,除夕那天,人人都穿起新衣裳,接著清潔自己的房子,貼對聯(lián),購買年貨,然后把買來的新花草擺放好。晚上,家家都做好豐富的團年飯。人們吃完團年飯后,就在規(guī)定的路段上放煙花,或者在家看電視轉(zhuǎn)播的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。
鄉(xiāng)村的除夕是這樣過的:大清早,人們就起來了。換上新衣裳以后,就在自家的門前貼對聯(lián),家家戶戶的`院里都掛上了紅燈籠。晚上,家家戶戶的燈籠都亮了,紅紅火火一片。每家門前“劈劈啪啪”都是爆竹聲。人人挨家挨戶到處串門,好不熱鬧。
大年初一,城市和鄉(xiāng)村的人們,都帶著年貨,有的去廟里上香;有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;還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。
這就是中國人們過年的民俗。
民俗作文 篇6
我喜歡過春節(jié)。因為我可以感受節(jié)日溫馨的氣氛,又可以欣賞美麗年畫的藝術之美。
年畫,顧名思義就是為新年而作的畫,中國傳統(tǒng)的年多采用木版套印和人工彩繪相結合的方法,線條單純、色彩鮮艷、畫面熱鬧,多貼于窗戶和衣櫥上,既增添節(jié)日氣氛,又具有藝術氣息。有的粗獷,有的細膩;有的簡潔,有的繁雜;有的艷麗,有的樸素……而我最喜歡的是細膩而又樸素的年畫,清新質(zhì)樸,令人心曠神怡。
春節(jié)最快樂的'時光,就是去“拜訪”老家的老人和年輕人們作年畫,看著他們認真地勾勒線條、刻板、彩繪,然后完成,我很開心!事后,我經(jīng)常會向她們討幾幅年畫,掛在房間的墻壁上,心里好生喜歡。每天,不是瞧一眼,而是佇立在那里,看得那么專注,那么入神……奶奶常說:“作年畫啊,一定要心誠,只要心意到了,就什么都好了。”當時,我似懂非懂地隨聲附和,卻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。現(xiàn)在,我常問自己:我喜歡的僅僅是年畫的熱鬧嗎?不,不是,我心里很清楚,我是珍惜老一輩對我們最真摯、最深厚的祝福,是珍惜那些想象中的藝術氣息。這是我一次又一次用心看才領悟出來的。
家鄉(xiāng)還有共賞年畫的節(jié)日。這天,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街上人來人往,互相評論,賞析著年畫。在這種大背景之下,我曾試圖尋覓一個靜謐之地來欣賞年畫,但卻找不到感覺。我發(fā)現(xiàn)我更享受的是融入這種熱鬧的氣氛中。當我聽著人們相互的祝福,盯著別人家門上的年畫時,我終于感受到了:其實人們的熱情、善良已然刻在年畫里了,年畫只有放置在這種環(huán)境中,才能形成景與情的高度和諧。其實,藝術品只是人們內(nèi)心情感的一種表現(xiàn)形式。看,那些花、草、魚、獸不正是他們內(nèi)心期盼的一種體現(xiàn)嗎?從這些畫中,我領悟到了合家歡樂,其樂融融的寓意,體會出了家鄉(xiāng)親人之間親密和諧的淳樸情感。他們期望著老人身體鍵康,期待著家庭和美、和睦相處。它的美,就是人們心靈之花的外現(xiàn),它是生命力的美,是藝術的美,是淳樸的美,善良的美!
在不斷地欣賞、體味、總結之中,我明白了:欣賞藝術之美不只局限于那種高雅靜謐的氛圍之中,越是民俗的東西,越是大眾的,越是要在那種歡樂、和諧的氣氛渲染之下,突顯它的藝術之美與蓬勃的生命力。有時,欣賞一件藝術品,并不只能以藝術的角度來評析,我認為更多的,則是傾聽作者的心靈之聲,感悟作者的心靈之美以及他們所傳達的意境。這樣的美,是質(zhì)樸的美,是實在的美,才是最純的美!
民俗作文 篇7
中秋節(jié)到了,中秋節(jié)的習俗有很多,而且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太一樣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博大精深,真的是耐人尋味,唯一不變的就是天上的月亮了,中秋節(jié)這天的月亮是最美的,它的'月光能夠照亮整片天空,為每一個想家的人指明方向。
我們福州的習俗可多了,有擺塔,吃鯉魚餅,還有“撿月光”。
中秋擺塔,是把各種各樣的塔擺在一個臺上,展示給臺下的觀眾們看。傳說,曾經(jīng)有一位將軍打完勝仗來到福州,剛好就是中秋節(jié),福州在當時又是一個多塔城市。所以老百姓們?yōu)榱双@得好運,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擺在門口,獲得好運。現(xiàn)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烏塔了,其他塔呢?它們都經(jīng)過時光的流失而消失了。
“吃月餅了!”我們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見的月餅,而是鯉魚餅。做成兩條鯉魚形成對稱,代表著福州人給親朋好友送去“年年有余”和“鯉魚跳龍門”的意思。福州人還把像鯉魚餅的掛飾戴在兒女身上,愿兒女的學習像“鯉魚跳龍門”一樣紅紅火火。鯉魚餅的味道可美了,兩條鯉魚并在一起,就像一個月亮,吃一個美滋滋的,你想不想嘗一個鯉魚餅呢?
最有意思的要數(shù)“撿月光”了。傳說每當中秋節(jié)時,月亮上會掉落下一個月光,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撿到它,誰撿到它就等于撿到了好運。所以孩子們一吃完晚飯后就會出來急急忙忙地找月光,8點過后月光就消失了,孩子們也就各自回家了。
這三個風俗各有各的風趣,中秋之夜,你有沒有過這三個風俗呢?這就是我和爸爸、媽媽一家三口過的中秋節(jié)。這時,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、外婆和在澳大利亞的爺爺、奶奶,他們真是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”,而我又是“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”啊。
作文欄目為大家?guī)碜顧嗤⒎N類最多的中秋節(jié)作文、中秋節(jié)日記、中秋節(jié)周記,希望大家能夠喜歡。
【民俗作文】相關文章:
民俗作文05-15
【經(jīng)典】民俗作文10-14
民俗作文【精選】05-15
民俗的作文01-02
(精選)民俗的作文01-17
【經(jīng)典】民俗的作文02-20
[經(jīng)典]民俗作文12-06
民俗作文05-15
家鄉(xiāng)的舞春牛民俗作文_作文_民俗作文01-09
民俗民風的作文(精選)09-27